「木遊具手作減碳永續環教夏令營」運用模型玩疏伐遊戲,了解概念
學員操作《森林守護者》桌遊,建立森林永續經營觀念
學員運用車床創作個性化木陀螺
學員耐心打磨製成完美的作品
學員規劃與測試修正木陀螺
臺北市學校環境教育中心暑假期間辦理「112年度森林守護者與大地共生–木遊具手作減碳永續環教」夏令營,以「淨零碳排」和「森林經營與永續發展」為主題,帶領國小中高年級學生透過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了解淨零碳排的意涵,認識森林在自然碳匯扮演的重要角色,進而建立林業經營管理與永續發展的初步概念,培養具備守護森林與關心環境永續理念的未來公民。
第二部分課程讓學生體驗手作木頭遊具,從認識各式木材開始,學生運用五感體驗木材的溫度、質感、顏色、氣味,透過真實接觸,讓學生深入了解木材的特性,並再次強調木材具備的碳匯角色與永續發展的貢獻。接著,學生開始動手製作竹蜻蜓、木陀螺,熟悉木工工具的使用方式,並學習如何測量、設計和規劃製作流程完成作品,藉此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環教中心表示,本次營隊學員來自北北基的國小學生,創造更多元、更開闊的學習環境與視野,激發更豐富的學習成果。來自臺北市宜家實驗小學的周省孚表示,營隊介紹樹木、森林環境的生態保育與疏伐的概念,他發現,原來疏伐並非只是砍砍樹而已,還有森林永續與保育的重要目的。讓新北市東山國小林書妤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疏伐遊戲,在遊戲過程中邊玩邊建立疏伐概念,非常管用;她也非常喜歡下午的木工課程,在打磨木陀螺與竹蜻蜓的過程可以獲得很多成就感。
環教中心表示,這次的營隊課程規劃讓參與的學生了解淨零碳排的意涵,搭配臺灣具有高比例森林覆蓋的特色,將森林永續經營與淨零碳排加以結合,輔以木頭遊具手作體驗讓,學生從做中學,逐步建立完整的環境關懷知識與態度,期許學生未來成為森林的守護者、淨零碳排的實踐者。
發佈日期:112-07-19 資料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