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 bg

低碳家園活動網(屏東縣政府環境保護局)

4327358 1 1

用蚵殼作蚵礁,放在潮間帶會吸收大海的碳酸鈣,圖為學生做蚵礁。

 

彰化縣王功蚵藝文化協會用「蚵礁」推動海洋生態教育,他們利用蚵殼、蚵粉、水泥做成磚塊,置放於沿海形成「消波塊」,蚵礁會不斷吸收大海的碳酸鈣,形成「固碳利器」,而礁塊則成為海洋生物寄生的地方。

 

今天彰化縣環保局在王功漁港舉辦「愛在彰化、護海相連」,現場由草湖國中、王功國小一起做近百塊的蚵礁,大家一起撿拾大海廢棄物,同時把製作的蚵礁置放於潮間帶,成為最好的生態教育。

 

參與的學生先攪和蚵粉、水泥,放入模子做成近10公分高的磚塊,最後在表面放上蚵殼再曬乾,即成一磈蚵礁。

 

指導老師王功蚵藝文化協會總幹事胡靜宜說,別小看這塊蚵礁,將來台積電可能要向蚵農買碳權,因為蚵是減碳、固碳的利器。

 

她說,過去二氧化碳的排放,不需要付出成本,因此全球碳排不斷上升。但近年來從歐盟到台灣,正透過各種的機制,讓排碳必須付出成本,也被稱為碳的有價化(Carbon Pricing)台灣在2023年年初,已經將「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為《氣候變遷因應法》。修法也將碳費納入,預計2024年上路,首波將被徵收碳費的企業,是年排放量高於2.5萬公噸,共287家的碳排大戶。

 

他說,碳排大戶過去用造林換碳權,但有學者做出統計,蚵的減碳成效比種樹高約140倍,蚵在生長的過程中會吸收大海的碳酸鈣,形成蚵殼,將來如果蚵的固碳或排碳效果被「碳權交易所」肯定並量化、價值化,台積電、中鋼等用電大戶,勢必要向蚵農買碳權。

 

4327358 2 1

用蚵殼作蚵礁,放在潮間帶會吸收大海的碳酸鈣,圖為學生做蚵礁。

 

4327358 3 1

用蚵殼作蚵礁,放在潮間帶會吸收大海的碳酸鈣,圖為學生做蚵礁。

 

 

發佈日期:112-06-12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