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 bg

低碳家園活動網(屏東縣政府環境保護局)

as70i urtvg

4支AI手臂同時運作,每分鐘可抓取至少220件、一年約可處理2500噸的資收物

 

新北市第一座具AI人工智慧的資源回收物細分選廠房「新北市資源循環教育基地」,去年9月開始試運轉今日正式啟用,該基地以自動化設備及AI技術讓勞力密集的資源回收工作轉型升級,更結合智慧建築、參觀廊道及屋頂觀景平台的設計,成為新北重要的環境教育基地。

 

副市長劉和然表示,「新北市資源循環教育基地」位於五股夏綠地,為新北第一座室內大型資源回收物專業細分選廠房,其專業廠房及自動化智能化設施分類數量可達56類,啟用後每年可處理五股、三重、蘆洲一帶1.2萬噸的家戶資源回收物,紓緩新北市人口逐年增長及經濟蓬勃發展所帶來的垃圾問題。

 

環保署副署長沈志修表示,新北市轄內回收率從2020年的60.75%,至2022年底提升至63.49%,皆優於全國平均值,足為各縣市表率。很高興看到「新北市資源循環教育基地」完工投入回收工作的行列,這一嶄新細分類廠勢必成為新北市資源回收作業里程碑與地標。未來環保署會持續研訂可有效提升資源回收績效並實質減輕基層清潔隊員資收作業負荷等雙贏政策。

 

環保局說明,傳統資收作業以人工進行分選,需廣大佔地、密集勞力,且環境維護較為不易,「新北市資源循環教育基地」運用創新分選科技的廠房,以自動輸送帶搭配人工初步整理後,再以光分選機分選塑膠類及紙類、以磁選機快速分選鐵製資收物,並配備富智康集團與大豐環保合作開發的「FIH ROBOTICS智能回收機器人」。

 

試運轉期間原只配備1支第一代AI智能分撿手臂,用以分辨紙類及紙容器,現在正式啟用後升級為第二代,不但數量增加為4支且功能更強大,可識別紙類、紙容器、塑膠及鐵鋁罐等17類資收物,甚至肉眼難以分辨的不同塑膠材質,如PET、PP、PS、HDPE、LDPE,以及不同顏色都能精準分辨;4支手臂同時運作,每分鐘可抓取至少220件、一年約可處理2500噸的資收物,提升資收工作效率及資源再利用率。

 

環保局表示,「新北市資源循環教育基地」建築設計更融入低碳永續概念,二樓建置環廠參觀廊道,可讓參訪人員近距離了解物的循環旅程、資收物分選處理流程及再利用流程,加深對源頭減量、循環經濟等環保觀念的認識。

 

a66ia zmjk6

環保署副署長沈志修(左)及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右)前往基地視察開幕。

 

 

發佈日期:112-03-09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