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起補助民眾淘汰老舊機車每輛2,000元,此外原先規畫若再換購電動機車,環保署也將首度發給車主一張「減碳憑證」,每張價值至少1,000元。(本報系資料庫)
環保署昨(4)日舉行「淘汰老舊機車補助辦法」草案研商會,為達便民,獎勵換購電動機車方案轉彎,今年上半年汰舊、換購電動機車將改為直接補助1,000元;下半年才會發出第一張「減碳憑證」,屆時也會提前公布收購價格,每張至少1,000元以上。
環保署去年底釋出補助草案,今年起補助民眾淘汰老舊機車每輛2,000元,此外原先規畫若再換購電動機車,環保署也將首度發給車主一張「減碳憑證」,每張價值至少1,000元,未來可賣給有抵換需求的環評開發單位,若再加上現行報廢回收獎勵金300元,車主合計可得至少3,300元現金。
不過草案釋出後,民眾、車行對於所謂的減碳憑證感到霧煞煞,再加上收購價格尚未確定,許多民眾擔憂無所適從,因此環保署決定暫緩,將憑證交易機制延後到下半年再實施;而汰換老舊機車補助2,000元則維持不變。
環管處長蔡玲儀表示,預計上半年在換購電動機車這一塊,會直接由溫管基金補助每台1,000元,降低政策不確定性,也就是說,上半年換車的民眾,將不會拿到減碳憑證,減碳效益會歸入環保署手中,未來環保署可轉讓給其他有開發行為、具環評抵換需求的政府部會。
蔡玲儀表示,面積達50公頃以上、新開發的產業園區,在園區營運期間應至少有10%進行增量抵換,這些開發單位目前正在擬定抵換執行計畫,環保署預計今年5月底前公布未來開發單位收購減碳憑證的價格,預計下半年才會發出第一張憑證。
環保署初步盤點,包括竹科寶山二期等開發案,每年約有60萬噸以上的抵換需求,並持續增加中,而每輛電動機車約有2.3噸減碳效益,以此估算,約等於26萬張減碳憑證,不過購買憑證只是抵換方式之一,實際需求量仍待觀察。
蔡玲儀表示,為降低政策不確定性,會提早公告開發單位願意收購的價格,民眾可選擇要將手中的減碳憑證透過環保署平台賣給誰,開發單位的收購價格愈高,誘因可能愈大。
發佈日期:111-01-06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