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山村長、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潘嘉明(左)說,「老厝54」是以老厝的門牌號碼命名。(記者邱芷柔攝)
〔記者邱芷柔/屏東報導〕屏東縣萬巒鄉赤山村內有棟荒廢50餘年的老厝,無人居住的老房子在缺乏管理與維護的情況下,漸漸成為社區髒亂點,赤山社區透過屏東縣政府跨局處資源,與居民合力修繕整理,歷時3年「老厝54」今天正式啟用,未來將做為社區產業體驗場域,賦予老屋嶄新生命。
赤山村位在大武山山腳下,是沿山公路旁的平埔族聚落,居民有超過8成種植鳳梨,近年村民運用農作開發鳳梨化妝水、洗面乳以及果乾、果醬等產品,如今再合力改造閒置老屋。
赤山村長、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潘嘉明說,「老厝54」是以老厝的門牌號碼命名,由地主潘銀泉、潘育全等家族成員,無償提供土地,並連結了屏東縣政府的農村再生計畫、城鄉發展處的社區規劃師,及環保局、綠能辦公室等資源。
「老厝54」改造過程導入低碳及綠能設計,廣場以綠色基盤生態工法,利用當地天氣、土質特性,讓雨水能夠回收再利用,而屋頂上的太陽能板,每年發電量可達5840度,年約可省下2.3萬元的電費。
潘嘉明說,社區去年獲得衛福部金卓越社區獎優等獎,到訪遊客越來越多,但社區苦無接待遊客及推廣行銷場地,「老厝54」將扮演接待遊客,同時供在地居民休憩的角色,未來也規畫體驗活動與特色主題遊程。
赤山社區「老厝54」今天啟用。(記者邱芷柔攝)
荒廢老屋重生,變身社區產業體驗場域。(記者邱芷柔攝)
發佈日期:109-11-17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