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 bg

低碳家園活動網(屏東縣政府環境保護局)

台灣四周環海,身為島國子民,你對海洋了解多少?這幾年,小琉球興起一股「海龜派琉行風」,不管是年輕人呼朋引伴深潛,親子同行近海浮潛,都是為了放鬆與親近自然生態而來。怎麼玩,才能在生態與旅遊間取得平衡?小琉球率風氣之先,推動「無塑低碳島」,就從自備環保用具開始出發!

 

從屏東東港搭船,約莫20分鐘,湛藍的海洋與清朗的陽光,滌淨了工作煩憂,和海龜四目交接、深情凝望,更彷若夢境。

水深不過2米,超過100公分長的R36192海龜近在眼前,自在地在龍蝦洞的淺礁覓食,愉快地享用海藻大餐。只見它時不時「龜抬頭」浮出水面呼吸換氣,想洗澡時就會找塊石頭磨蹭磨蹭,逗趣的畫面讓人嘴角上揚。

一行人靜靜地在海面上漂浮,與龜共舞,心頭忽然湧上一股感動:「好溫柔的生物!」愈是親近與理解,就愈想呵護牠。

小琉球位於屏東東港鎮西南約8海浬的海面,是一座珊瑚礁島。花瓶岩、美人洞、龍蝦洞有豐沛的海藻……,吸引為數眾多的海龜覓食。

若從高空鳥瞰,大大小小的點點黑影,都是海龜優遊的姿態,驚人的密度讓人不敢置信,牠們都是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全球七大類海龜之一的綠蠵龜。

 

300次的淨灘,還海龜一個乾淨的家

「這裡是海龜的餐桌」專業潛水教練蘇淮笑著說。皮膚曬得黑亮的他,其實是台南人,因為喜歡浮潛、喜歡海龜,而從澎湖「潛」到了小琉球。

原本只是一場短暫停「琉」,沒想到,從2015年開始,他竟成為「琉」民,2018年底還跟女友芃芃開設全島第一間書店:小島停琉,販售海洋相關的主題書籍跟文創品,把對海洋的愛、對海龜的情,透過知識傳遞給「停琉者」。

為什麼決定留下來?蘇淮想了想:「因為想追蹤跟研究海龜啊!」他想知道海龜從哪裡來?又有哪些習性?怎麼辨認不同的海龜?「海龜左右臉上的鱗片都不一樣,就像人的指紋,具有生物辨識功能,」他說。每張不同的「龜龜臉」,就像一張張的“Photo-ID”,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態暨保育研究室團隊,從2011年追蹤迄今,已經建立超過160隻海龜的ID紀錄。

「你們看,這隻是吃貨姊,因為都拍到她吃東西;這隻是瞇瞇眼,因為眼睛總是很瞇。這隻龜殼被船隻的螺旋槳打到缺角,最近有人拍到他,龜殼竟逐漸康復,大自然的力量真的很神奇,」蘇淮指著螢幕上一張張珍貴的照片,細數與海龜相遇的故事,眼神熾熱而深情。

蘇淮跟幾個愛龜同好一起組成「海龜點點名」團隊,其中有當地人,也有中央研究院的研究員,團隊從2017年6月開始幫海龜點名,拍照、建檔,看看誰還住在小琉球,是否有新龜友來報到。以紀錄者的心情,書寫屬於小琉球的海龜日記。他談起這些海龜,語氣就像說起左鄰右舍一樣:「有一陣子沒看到吃貨姊了,」蘇淮說。

觀光與環境的平衡,永遠是地方產業發展的兩難。鏡頭中也有讓人痛心的畫面,看到海廢跟被魚網困住的海龜,激起小琉球人淨海淨灘、守護海洋與生態的決心。

2009年,小琉球自主性組成「小琉球海洋志工隊」,展開清理海底漁網跟垃圾的行動。整整10年過去,累積將近300次的下水紀錄,小琉球的海底變乾淨了,但是海廢還是隨著風雨、洋流從台灣飄來,蘇淮看著空拍照苦笑,環保光靠小琉球是不夠的啊!

 

降低對生態的衝擊,尊重大自然

小琉球豐富的藻類,吸引海龜不遠千里來此覓食,R36192就是2006年在帛琉附近的雅浦(Yap)上岸產卵,被當地的研究人員打上銀色追蹤標籤,突破重重險阻,游行了三千多公里到此覓食。

這群嬌客為昔日以遠洋漁業聞名的小琉球帶來復甦的榮光,加上騎車一圈只要20分鐘,東方賞日出,西岸落日亭追夕照、南岸厚石群礁探奇岩怪石、北岸則是與海龜跟繽紛小魚優游的天堂。

高密度的綠蠵龜,很容易讓人忘了它們是保育動物,來小琉球的「賞龜守則」包括不擦防曬油、不碰觸、不餵食、看到不興奮尖叫、不追海龜等等。

「有時候你看到海龜忽然游很快,那就是被人類嚇到了,」正好友民宿老闆蔡正男曾經追蹤一段空拍紀錄,發現被嚇到的龜群有將近3個月不敢靠近同一段海灘。「人類常常輕忽自己行為對生態的影響,」蔡正男喟嘆。

什麼季節來?「小琉球最適合下水的時間是10月到隔年4月,溫度舒適、不受東北季風影響、還可以避開暑假和梅雨季。更重要的是,5〜10月是海龜的產卵季,分散人潮,可以降低對生態的衝擊,」蘇淮補充。

 

環保旅行,從民宿推廣綠色教育

2005年,小琉球的民宿不過30〜40家,如今卻暴增到400多家。「合法的只有166家,」蔡正男指出。如今每年高達100萬的遊客量,製造出多達1,900噸的垃圾量,小琉球的美麗還能持續多久?從這股危機意識出發,蔡正男從自己開始改變。

過去,關心生態的他曾熱烈無私地分享小琉球的文化、生態特色、訴說濱海美麗的棋盤腳;孰料,小琉球蓬勃的觀光引爆速成的觀光需求,蔡正男數十年的研究被片面擷取,變成熱門的參觀指標。夜間導覽棋盤腳因為不斷擾人清夢,附近居民乾脆砍掉,種種因為觀光人數爆量而衍生的問題,讓他痛心不已。

他決定反求諸己,從民宿開始推動環保與生態教育:「得先把自己做好,才能產生擴散作用。」他所創立的「正好友生態環保旅店」,是小琉球第一個取得綠色環保標章的民宿。內部不提供一次性備品、洗沐用品都是取得環保標章的產品、入住前要先看影片,了解小琉球的自然與人文特色。

另外,他鼓勵旅客租借電動摩托車,而且也需有專家導覽,才能進入潮間帶保護區。蔡正男堅持只提供16間房,「太多房間太多人住,對小琉球的生態不好。」這些「龜毛的堅持」反而吸引到認同的旅客,淡季住房率也很高:「我要讓大家知道,做環保民宿也可以賺到錢!」

從一個人踽踽獨行,如今已有近20家業者加入環保民宿的行列。2018年開始,行政院環保署與屏東縣府更聯手推動「小琉球無塑低碳島示範計畫」,設置11處飲水機、餐飲業者也開始提供「琉行環保杯」給旅客,小琉球正有意識的覺醒。

「最好還是自備環保餐具啦,因為洗杯子也會用到水資源,水是從台灣來的,」蔡正男補充,絲毫不改他環保尖兵本色。多一個動作就能更愛護環境一點,又何樂而不為?

 

不是保護大自然,是還給大自然

來小琉球親近潮間帶多樣生物,是件療癒而幸福的事。呆呆看著小生物忙進忙出,從這裡爬到那裡,或是打招呼,或是跟鄰居搶地盤,可愛的萌樣讓人壓力全消。多仔坪、杉福漁港跟漁埕尾潮間帶都是觀察好所在,也都須有專業導覽人員帶領。

颱風巨浪把遠處的小生命捲上岸邊,在珊瑚礁岸邊創造出豐沛生態,低頭就是滿滿的寄居蟹跟各色螺類。「這是石頭蟹,偽裝的樣子很逼真吧!這個是直著走的蜘蛛蟹,螃蟹不都是橫著走的喲,」跟大自然在一起的蔡正男,神情輕鬆愉快許多。「只是,你能想像人潮都擠在潮間帶對生態的影響嗎?」一念到此,蔡正男的眉頭又皺了起來。

「以前小琉球的潮間帶有滿滿的海兔,現在很難找到;你把海膽從這裡抓起,丟到另一個地方,就可能導致海膽死亡,因為那個地方不屬於它的生態圈,」蔡正男正色說,專業的解說人員,有責任用正確的方式教育遊客,用更謹慎的態度對待眼前的一切。

問蔡正男,該怎麼保護這些生態?

「不是保護它,而是還給它!」蔡正男說。大自然有自癒力,只要不破壞,給它足夠的時間休養生息,原先的生態就回來了。

走進小琉球的知名景點之一「山豬溝」,特別能體會這句話的威力,巨大的原始森林跟珊瑚礁地形緊密纏繞,雀榕和攀藤植物擎天而立,彷彿走進侏儸紀公園,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陽光、沙灘、海龜、美食、奇岩,加點生態與環保的意識,「琉」情,不留遺憾,讓旅程與眾不同!

 

發佈日期:108-6-11 資料來源:Cheers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