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屏東縣特色綠能及偏鄉教育,吸引友邦齊聚縣內參訪! - 低碳家園活動網(屏東縣政府環境保護局)

index bg

低碳家園活動網(屏東縣政府環境保護局)

屏東縣政府是全台唯一加入「100%再生能源城市網絡」城市,近年來設置許多極具特色綠能案場,吸引外交部亞太司轉介我國太平洋友邦吉里巴斯共和國官員於今(23)日前來參訪,包含全台第一座光電溫室農棚、榮獲2015APEC獎項的光采濕地智慧微電網,以及災後重獲新生的泰武國小。 
屏東縣政府偕同吉國駐台游黛姤大使 (Teekoa Iuta)接待基礎建設暨永續能源部帖卡亞拉(Ruateki Tekaiara)部長伉儷及教育部柯林斯(David Collins)部長伉儷,第一站來到泰武鄉泰武國小,這所排灣族特色小學,在歷經莫拉克風災後,幾經波折,最終遷移至吾拉魯滋永久屋部落。即便離開原鄉環境,泰武國小仍以其為人所知的古謠傳唱及傳統文化課程努力地傳遞美麗的排灣文化。外賓一抵達便受到學生熱情的迎賓舞歡迎禮,校長賴慶安引領參觀具有濃濃原住民風情的校園,並解說校園中深具意象的圖騰裝飾,透過簡報介紹泰武國小現今階段如何運用縣府及各方資源,發展屬於排灣族自身的文化課程,讓貴賓們了解本縣如何引導校方結合原鄉文化,發展適地適宜的教程。 
由本局魯臺營局長領隊外賓參觀向陽優能光電農棚。陳貴光董事長表示,向陽研發打造的光電農棚,可引進足夠陽光照射量,適合絕大部份蔬果生長,並針對蔬果特性提供適當安全防護的溫網室設施,為全台第一座陽光玻璃溫室農場,成功栽培健康無毒蔬菜,取得有機認證,並分享種植草莓、石蓮花等作物經驗,堪稱為引導新型態農業發展典範。 
接著,由本局、大同公司解說光采濕地智慧微電網,魯臺營局長表示:歷經莫拉克風災林邊鄉停電一個月後,瞭解在高風險區域建置電力自給自足的微型電網重要性,因此縣府、綠能業者與居民在「養水種電」基礎上共同打造,包含太陽能、風力、氫能與生質能源等多元再生能源發電及能源管理系統(EMS)的獨立型智慧微電網,是國內少數結合再生能源及國土保育、實現發電用電自給自足、並可孤島運轉72小時,甚至園區內發、用電,都可以智慧微調的永續示範園區,讓貴賓們了解縣府結合再生能源及國土保育,實踐屏東綠能與環境教育努力。 
中山大學陳陽益副校長則分享「黑潮發電」研究,讓與會貴賓了解屏東縣府積極不斷追求運用資源、發展所有可能綠能發展。研究團隊歷經7年測試與改善,參考國內外相關技術,發展出適合台灣環境的低轉速洋流渦輪機,包括葉片耐海水鋼材、海洋生物污染防治和低轉速水下發電機等。陳陽益副校長表示,台灣海域黑潮擁有離岸近、流況佳與流速高等特性,海流穩定且豐沛。洋流發電機組平均造價近億元,就發電成本計算,1度價格3至5元,便宜又環保。不過考量漁民作業及電纜布設等配套,目前團隊已成功於小琉球、鵝鑾鼻測試發電機組,並連續運轉達60小時,之後將先擴充發電模組,希望在2020年完成200萬瓦發電量測試,若進度順利,商轉後逐步實現能源自主目標。 
帖卡亞拉(Ruateki Tekaiara)部長表示,吉里巴斯共和國土地有限,曾經有嘗試做過小規模沼氣發電但沒成功,目前以太陽能發電為主,希望還有機會能夠深入研究屏東環境生態轉變成能量系統。而針對全球氣候變遷加劇,海平面上升,吉里巴斯地處南太平洋,是由珊瑚島礁構成島國,可能會在2050年全面淹沒在海平面之下,光采溼地智慧微電網經驗可孤島運轉作為緊急應變照明通訊電力需求,或許可作為未來參考。 
在地球村前提下,各國遇到環保議題大同小異,因應全球氣候變遷現況,透過交流平台互相分享經驗也日益重要。屏東縣政府盼藉此讓友邦吉里巴斯共和國了解臺灣對發展再生能源產業用心,在全球氣候變遷劇烈之際積極交流作為未來外交突破。 

資料來源:環境保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