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政府為加速推動屏東縣檸檬產業友善農耕之發展,委託工業技術研究院執行「屏東縣檸檬產業友善農耕推動計畫」,已於今(1/25)日辦理「屏東縣檸檬產業友善農耕推動計畫』六級化產業推動說明會,期鏈結產官學研各界資源與能量,推動與形塑屏東友善檸檬之形象與品牌,讓屏東友善檸檬產業的營運有新的風貌與樣態。
檸檬為屏東最知名的大宗經濟作物之一,2016年屏東縣檸檬種植面積達1,901公頃、收穫量超過2,600萬(26,623,800)公斤,以平均單價26.34元估算,產值約7億元,收成量佔全台七成以上(摘自農情報告資源網)。檸檬之大宗利用為榨汁,會產生大量的廢棄物,3個月的盛產期中,一天便有50公噸的檸檬廢渣產生,目前大多用於檸檬乾或堆肥使用,但處理作業費時且占空間去化速度緩慢,最後大多當作廢棄物處置。
為推動屏東檸檬友善農耕及循環經濟,屏東縣政府農村再生專案推動辦公室與工研院合作,運用工研院在檸檬生態炭化及資材複合、以及開發土壤改良和病蟲害防治資材等技術,將炭化後檸檬廢渣所產生的生物炭和檸檬炭醋液,做為土壤改良劑、以及防治鞘翅目及介殼蟲等蟲害之天然友善資材。期透過本計畫之推動,推廣與善用相關資材與技術提高附加價值,並實現檸檬產業循環經濟與環境友善、生態永續之產業目標。
為使各界瞭解本計畫之執行與推動內容、號召更多產官學研與農民先進合作與投入,屏東縣政府農村再生專案推動辦公室表示,會中除介紹計畫後續推動構想外,也邀請屏東縣春日鄉歸崇社區發展協會李金山總幹事分享自然農法的推動經驗與實績,以及高雄區農業改良場陳明昭研究員針對『檸檬重要病蟲害及安全防治介紹』進行專題演講,引導與會者思考地方農業與各級產業互動、發展、形成區域新產業鏈的可能性。
當日許多檸檬產業的農民及合作社等業者參加,與產官學研各界共同交流分享,期集結與號召各界參與,共同為屏東縣檸檬產業友善農耕推動盡力。如欲詳知計畫後續相關資訊,請洽「工研院/王小姐(連絡電話:07-3311658*802)或屏東縣政府農村再生專案推動辦公室/李先生(電話:08-7320415*7003」。
資料來源:屏東縣政府城鄉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