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 bg

低碳家園活動網(屏東縣政府環境保護局)

全國第一座沼氣發電系統建置啟用成果發表會

「垃圾變黃金,沼氣變現金」!屏東縣政府繼養水種電後,與中央畜牧場合作推動沼氣發電系統建置及推廣計畫,30日舉辦成果發展會,共同見證屏東縣首開全國先例、推動綠能產業的新突破,縣長曹啟鴻期許未來配合政府補助政策下,提升養豬產業綠能化,讓更多養豬場投入沼氣發電的行列。

縣政府農業處指出,綠能養豬與溫室氣體減量是現行食用肉類最佳飼養模式,因為畜牧場廢棄物經再利用處理後發電,或沼氣再利用,可降低飼養成本,尤其屏東縣是養豬大縣,經縣府積極爭取下,獲經濟部能源局支持,今年6月並與中央畜牧場正式簽約,成為縣內第一處推動沼氣發電獲政府補助的示範養豬場。

昨天的系統建置暨成果發表會,由縣長曹啟鴻主持啟動儀式,包括經濟部能源局執行秘書姚瑞祥、漢翔工業總經理許重耀、台灣大學助理教授蘇忠楨、屏東養豬協會理事長張文山及多位養豬業者出席參加,共同見證養豬產業與綠能產業結合的歷史性一刻。

縣長曹啟鴻指出,養豬業者應朝向沼氣發電再利用方式,既可減少電費支出,創造綠色能源產業,並可提升產業形象,擺脫廢水對環境污染的負面印象,若能透過技術的改良,將沼氣中的硫化氫、CO2分離成純瓦斯,更能發揮經濟效益。

曹啟鴻縣長感謝經濟部明年起提高沼氣發電的躉購價格為每度3.2元,未來更能朝市價每度五元的目標邁進,他期許在中央畜牧場的帶動下,縣內有更多大型養豬場投入沼氣發電的行列,讓屏東成為台灣綠色能源發展重要縣市指標,讓國際知道台灣在節能減碳的努力。

經濟部能源局執行秘書姚瑞祥表示,屏東縣有147萬頭豬,占全國四分之一,約有2000多戶養豬戶,為鼓勵民間業者投入沼氣發電,經濟部推動3年補助計畫,今年分別由屏東、彰化二縣爭取到2個名額,發電設施每KW最高補助3.5萬元為限,以中央畜牧場總發電量195KW計算,應可獲得700萬元補助。

他強調,沼氣發電潛力無窮,對於參與的養豬戶,政府提出保證收購20年、保證獲得合理報酬率,10年回收投資成本及沼氣發電與台電並聯三大承諾,希望屏東縣成為示範縣市,明年起養豬頭數超過5000頭以上的牧場都可申請建置,且補助名額無上限。

出席的養豬協會理事長張文山則表示,目前建置沼氣發電系統的成本,較太陽能板貴近二倍,但躉購費率卻較太陽能發電低近二倍多,希望政府能提供更多誘因,且降低養豬頭限制,讓飼養2000頭以上的業者也能申請。

位於麟洛鄉的中央畜牧場,佔地8公頃,共飼養2.5萬頭豬隻,由蘇增、蘇鵬兄弟經營30多年,為解決養豬廢水及能源短缺問題,去年開始投入4000萬資金建置沼氣回收發電,另有三台美國進口發電機,每台造價450萬元。

蘇增表示,以養豬廢水進行沼氣發電可24小時運轉,目前牧場每天發電量約4000度,一個月可省下4、50萬電費,以每個月發電量達12萬度,台電每度2.8元收購計算,約6年時間回收投資發電設施的成本。

新聞來源:屏東縣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