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牧場新指標 永續觀念在地落實
低溫寒流來襲,造訪位於彰化縣二林鎮的立富畜牧場,內部仍維持攝氏20度左右適溫,有賴於先進的飼養設備和方法。創辦人劉芸富說明,立富整體設備先進,全廠區屋頂鋪設太陽能光電系統;安裝負壓水簾、高床系統及UV-C紫外線殺菌光,搭配直流變頻風扇加強換氣對流;建置廢水循環設施,並可透過遠端監控系統,完善廠區豬隻照護,打造出節能、節電、恆溫、水循環面面俱到,且大幅降低空汙、水汙的優質畜牧廠區。
以程式控管空氣、飼料設備運作,不僅節省人力,還能累積數據資料作為研究使用。
六都之外第一 搭乘電動巴士新體驗
電動巴士取代傳統燃油巴士,不僅有效減輕環境汙染,啟動後安靜無噪音,帶動運輸淨零轉型;更透過無障礙低底盤巴士設計,方便高齡族群及身障民眾使用,創造友善且平權的公共運輸環境,全面提升大眾交通更好的服務品質。
縣府成為電動巴士的推手,協助客運業者獲交通部公路局補助購置電動巴士,其中5輛由員林客運購入鴻華Model T型電動巴士,於112年2月新闢市區客運「20路」營運,滿足民眾往來員林市及二林鎮旅運需求,與二林中科園區廠商設廠及招募人員通勤所需;此外,由彰化客運採購29輛成運汽車製造電動巴士,並於112年4月行經彰化、和美、伸港、線西、鹿港、花壇、大村、員林、永靖、田尾及田中,縣內現計有34輛電動巴士提供旅運服務,開啟彰化縣電動巴士上路的新元年,提供民眾更便利的服務。
112年起,彰化縣共計有34輛電動公車上路服務,讓民眾每日行得更方便、更環保。
營養好吃 在沃土中理解家鄉風土
縣府持續推動校園「食育美學堂推展計畫」,透過食育工作坊打造食育美學堂、繪製食育藏寶圖、辦理感恩校廚活動及營養教育活動,營造「產地到餐桌」沉浸式學習互動體驗環境,都是希望孩子們更了解家鄉環境,對於生長於斯的土地,或是對於辛苦的農民們,能抱以感恩的心,更加珍惜每一份農產製成之佳餚,不浪費食物。112年縣府輔導學校參加中央舉辦之競爭型計畫,共有12校脫穎而出,榮獲補助經費有300萬5,000元,將食農教育與永續環境的觀念,以知識傳播、親子體驗式活動、跨領域溝通等方式傳達給更多社會大眾,走入家庭深化永續意識!
和仁國小的同學們至校園菜園旁,觀察作物的生長狀況。
居民共參與 環境更美好
縣府也積極與民眾攜手,讓永續行動成為日常。「氣候變遷因應科」及「氣候變遷因應推動會」不僅協助各局處與中央的密切合作,在民眾生活面向的部分,也以村里社區為單位,輔導其參與環境部「低碳永續家園認證評等」,藉此鼓勵民眾自日常生活中發起環境永續行動,進一步發展出在地特色。環保局分享,彰化縣目前已輔導全縣10個村(里)取得環境部氣候變遷署最高「銀級」認證、74個村(里)及11個鄉(鎮、市)取得「銅級」認證,並已有超過9成(535個)村里社區及全部26個鄉鎮市成為氣候變遷署「低碳永續家園評等」的參與單位,整體推動成果豐碩。
和美鎮雅溝社區居民闢建社區菜園,獲得2023年環保署「低碳永續家園評等」銀級獎。
目前縣府也整合消防局與中央的資源,向縣民朋友推廣「節能3省新生活」補助方案,例如汰舊並選購能源效率標示1級的冷氣、冰箱,可獲每台補助3,000元;購買瓦斯爐、熱水器,則依款式可獲1,000元至3,000元的補助,藉此鼓勵縣民添購具「節能」機能的設備,自日常生活中實踐淨零行動。由個人做起,串聯至社區、政府單位等,點線面打造美好彰化生生不息的循環綠生活。
發佈日期:113-03-05 資料來源:鏡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