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低碳永續家園建構工作「低碳項目」及「建築降溫」建置,扣合「永續發展目標」及「2050淨零」政策推動,並於實質建置後進行教育宣導,擴大推廣效益,本年度共協助8村里進行實質改造,3個社區設置綠牆、綠遮棚推動建築降溫、2個社區進行節能改善、1個社區設置太陽能光控燈,提供課輔班學童安全上下課環境,亦符合SDG3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及SDG7確保所有的人都可取得負擔得起、可靠、永續及現代的能源,另於本縣車城鄉出海口2處設置即時監控系統,落實SDG13完備減緩調適行動,本年度建置效益共提升745平方公尺綠化面積、減少8,730度電年減6,243公斤二氧化碳。
一、區域降溫及建築降溫工作
1.麟洛鄉新田社區(區域降溫)
新田社區長年與鄉公所、湧源堂辦理社區活動,故將廟方旁閒置空地提升區域降溫效果,將保留原水泥休憩椅、鵝軟石健走區、舞台及中央通行步道等硬體,鋪設622m2(約188坪)地毯草草皮做基底,兩側種植具客家特色花卉或其他社區需求之品種的低綠籬(高度0.5米以下)包邊,種植種類包含仙丹、樹蘭、長紅木、桂花、七里香、熊貓仙丹,面積約56m2(以長28m、寬2m概估)與隔壁農地做區隔,總體綠化面積共678 m2每年約可固碳1,356公斤二氧化碳,建置完成後成為社區活動新場地及客家文化推動之教育場域,亦提升區域建築降溫效果。
舞台熊貓仙丹綠籬 長紅木、樹蘭綠籬 社區區域綠化全景
2.里港鄉潮厝社區(建築降溫)
活動中心為獨棟建物,東、西兩側近處均無建物遮蔽,因夏日受日照曝曬整日,造成建物本體溫度上升,故規劃於活動中心後方東側以木料設置遮陽棚,總面積約52m2(長14m、高3.7 m),另於棚架梁柱上種植社區產業所需的植栽「金銀花」,未來將與活動中心後方111年綠色照顧計畫新設之不彎腰農場結合,打造兼具景觀及遮陽隔熱的特色綠棚。
參考臺灣建築學會「建築學報」建築牆面綠化可節省10%~20%能源,室內節電量推估以活動中心內常用之降溫設備冷氣2台11.2 KW、EER 3.15計算,設置綠遮棚後每年約可節省852度電減少433公斤二氧化碳。
活動中心後方遮陰棚設置前建築牆面日曬情形 設置後建築牆面遮陰效果
3.屏東市永安社區(建築降溫、節電)
永安社區活動中心建築物東、西兩側近處均無建物遮蔽,本次改造以改善西曬問題為主,於建築右側牆面以鋼構設置盆掛式綠牆架總面積約15.12m2(寬4.2m、高3.6m),種植原生種及耐曬植物如蔓蓉、彩葉草、白紋草、六倍利及嬰兒眼淚,未來亦可依社區需求調整,種植蔬果,將食用植物景觀化,打造具建築降溫的可食地景特色牆面。
本次綠牆面積約15.12m2每年約可固碳6.05公斤二氧化碳,參考臺灣建築學會「建築學報」建築牆面綠化可節省10%~20%能源,本次室內節電量推估以活動中心內常用之降溫設備冷氣2台11.2 kW、EER 3.15,日使用6小時,年使用200日計算,設置綠遮棚後每年約可節省852度電,減少433公斤二氧化碳。
綠牆掛盆建置成果 永安社區綠牆完工居民與綠牆合影
另永安社區活動中心為辦理活動及關懷據點之主要場所,使用率逐年提高,因此將活動中心室內燈具全面更換為節能燈具,以提高總體節電成效,達到建築節能、降溫效益,本次共汰換32座T8輕鋼架2尺4管燈具、6座山型螢光燈4尺雙管,依每日使用6小時,年使用200日計算,汰換後每年可節省約2,433度電,約可減少碳排放1,238 kgCO2e。
活動中心汰換燈具施工情形 活動中心LED燈具汰換成果照
二、社區節電措施
竹田鄉-二崙村、鳳明村(六份社區)
為推動低碳永續家園認證及社區節電工作,111年自尚未有村里銅級的鄉鎮中篩選2處較具潛力的村里進行實質改造輔導,本次擇定於竹田鄉二崙村及鳳明村(六份社區)活動中心進行節能改造,2村里活動中心皆為關懷據點及各項活動辦理的室內空間,原室內燈具皆為傳統水銀燈具光線較為不足,耗能瓦數較高,電費亦是社區龐大的負擔,故本年度將活動中心燈具更換為節能的LED燈具。
★二崙村(24座),每年約可節省1,435度電,減少730公斤二氧化碳。
★鳳明村(35座),每年約可節省1,756度電,減少894公斤二氧化碳。
活動中心教室燈具汰換情形 教室LED燈具建置成果
活動中心LED燈具安裝 LED燈具建置成果
三、社區節能與再生能源推廣
新園鄉瓦磘社區
瓦磘社區活動中心是關懷據點、產銷合作社、社區發展協會辦公室及各項活動辦理場地,亦是每日夜間村內學童課後輔導學習中心,111年社區開辦紮根陪伴計劃,學童夜間課程眾多,考量夜間活動中心周遭照明問題,將活動中心外老舊鹵素燈照明設備汰換為太陽能光控節能設備(8座),節電量以傳統照明耗能100W,裝設節能照明耗能60W計算,每日夜間6點至12點使用共計6小時,太陽能可供應約4小時電力,耗電量為0,2小時使用市電,每年使用365天,年節電量1,402度,減少714公斤二氧化碳。
廊道右側太陽能燈建置成果 活動中心廊道夜間照明 夜間照明-孩童騎乘腳踏車
四、因應氣候變遷調適
車城鄉
根據2022年3月屏東縣水災危險潛勢地區保全計畫資料顯示,保力溪沿線村落,如射寮村、新街村、保力村與埔墘村等,過去均有曾受保力溪溢淹危害,其射寮村位於出海口處、新街村位於新街大排及保力溪支流,又因住宅區及入口主要道路因地層下陷影響,新街大排及保新路周遭易淹水,為使車城鄉易致災區可有效提高防災量能,本計畫於射寮村出海口及新街村主要道路「新街路」設置水線及設置即時影像監控系統,未來汛期期間,可即時清楚瞭解兩處警戒區水位高度,進行預防撤離或架設擋水板等措施。
車城鄉水位即時監測系統設置地點圖
橋墩水線劃設 太陽能路燈供夜間照明 監控鏡頭架設(新街路)
監控鏡頭架設(出海口堤防) 監視系統(電腦、網路)
資料來源:111年屏東縣低碳家園建構推動計畫